不战而胜?
不战而胜是中国一直到2100年的战略设计构想吗?这是法国《中华世界》学术研究刊物今年一期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
文章的作者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皮埃尔·让代尔(P.Gentelle)。让代尔同时还是法国远东俱乐部的科学报告员。这个俱乐部主要为交流以及科研与工业协调起促进作用。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目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在百年内把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建成强大繁荣国家的战略及其演变。
文章从“不战而胜”的“不”字开始分析写起。让代尔认为,由“不”导出的两个字“战”和“胜”,都是充满了战争和搏斗的意味。但一个“不”字,却含有非常丰富的微妙意义。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确定了一条不用战争手段来打赢一场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的战争的方针,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来进行一场不是战争的战争。而且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关系到十三亿、很快就要成为十五亿人口的中国的存活。
中国只有跻身于世界强国才能强大繁荣,才能与世界富国强权平分世界。让代尔的文章说,中国竭力不说的战争,实际上一直就是以美国为竞争目标的战争。但只有在邓小平领导的共产党时期,中国才明白不论在任何方式的战争中,都无法战胜美国,因而最好还是选择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
从五十年代中国同第三世界的结盟到六十、七十年代的反帝反修,中国因为没有第三世界的支持而在反对美帝和苏修两个超级大国中失败。
中国既要放弃过去革命斗争的做法,也要放弃同世界穷国联合的想法,因为中国明白在任何时候,同穷国联合都不会有期待的胜利和成果。中国要脱离第三世界,要加入到富国的队伍里,才有能力得到中国应有的一份世界利益。
让代尔的文章还分析道,中国是在接过全球化这一理由和机遇,找到了一条很好的不战而胜的道路。让代尔认为,不仅立志要使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百年后真正富强,对中国来说是挑战,是战争,而且目前世界上各种竞争包括贸易在内,也都是广泛意义上的政治和战争。
中国领导人决定放弃革命,放弃反对美帝国主义。
时间证明了中国革命斗争的道路走不通,中国便选择了资本主义,这样的发展道路在中国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并在全球化中找到满足中国改革的经济支持,即主要是外国的投资。
根据让代尔的分析,中国现在虽然不再说赶超世界列强,但要让中国在今后百年中成为强大国家的决心却是非常迫切的。而且中国希望在2050年时就能够初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这些年通过不断发布各种白皮书向世人展现这一设想与决心。
中国之所以迫切想成为强国,对于中国来说,是世界的现状和历史经历造成的。
就目前来看, 世界就象餐后的甜点,65%的世界财富都已经属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剩下的由第三世界穷国拥有,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中国占有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与印度加起来,两国人口占世界的35%。世界财富的分配现状对于中国来说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中国要求得到更多的份额,至少是应与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相等的财富。包括石油能源和经济资源,中国一直是处于潜在的状况,但中国现在则有潜力变得更强大,更具有影响力。中国拥有的优势,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中国外贸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增多。让代尔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十三亿人。他们勤劳,随时愿为生活过得更为舒适而作出各种牺牲。
根据让代尔文章的分析,中国很迫切地想成为世界强国,所以全力投入到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在中国内部,中国式的发展造成贫富悬殊, 2004年就有74000起农民抗议。这与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和谐发展哲学思想相悖。一方面,中国人认为,为了幸福就得辛勤劳动;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已经从中国式的发展中变得更为现实和实用。
虽然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在中国传统价值基础上发展,但却更注重让中国现代化,发展现代科技。中国领导人提出不再允许外国列强入侵中国、防止悲剧重演。中国领导人相信,当中国强大时,一些世界利益就会回归中国。为此,中国现在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只要能够让中国更强大,中国与各种力量都合作、都达成协议。
中国为了掩饰这样的竞争和实际战争状态,不但提出“世界改变了,我们也要改变”的理论,还提出了与世界各种力量合作双赢的口号,包括和美国的合作双赢。
但是,让代尔的文章还是在最后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中国历史上分分合合,有统一繁荣的发展,也有农民起义造反,但不能妥善地处理社会不同力量的关系,是朝代覆灭或让外族入侵的重要原因。共产党会比汉、隋、唐、宋、明、清的宦官皇帝们更好吗?用孔子的思想或中国泛泛的传统思想能够维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以及抵挡要求民主的声音吗?中国人真的会支持当局的雄心壮志而不窃窃私语吗?二是,中国为了强大而进行的战略竞争,必然会有赢有输有胜利有失败。中国现在无法与美国抗衡,世界上也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战胜美国。中国掩盖竞争的实质,以合作的方式在世界上争取更多的利益。对中国提出的双赢口号,有一天美国会明白,当失去了主宰世界的地位时,美国还会是赢家吗?
发表日期 28/11/2006
更新日期 28/11/2006 16:18 (巴黎时间)
原载法广中文网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